全城7x24小时免费上门,您的生活服务帮手

当前位置: 首页 >> 地板打蜡

为了汽车产业健康发展宁愿挨骂, 魏建军的警告引发全行业共鸣

发布日期:2025-05-25 00:04:43 浏览:37375

“它要是鬼灯我一定要把它吹灭了,让这个行业呢,得到健康的发展。”5月23日,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出这句振聋发聩的话。

这并非危言耸听,魏建军指出,在持续内卷的市场环境下,部分车企过度追求市值和股价,通过偷工减料、牺牲质量安全的方式进行低价竞争,严重威胁行业健康发展和产业安全。此外,一些企业为追求短期利益,不惜破坏商业规则,导致供应商生存艰难、市场秩序紊乱,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全球化进程的重大阻碍。

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领军人物,魏建军因为多次在公开场合的坦诚发言,让他被视为“勇敢者”。当前汽车行业已存在种种问题,但大多数企业或为了短期效益选择顺应其中,或对不良现象敢怒不敢言。作为有着高度行业责任感和汽车强国的使命感的企业家,魏建军一向倡导长期主义发展理念,正因此,他一次次在汽车行业最危险的时候挺身而出,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振臂高呼。

魏建军所做的,并非只为了长城汽车自身。面对“吹灭别人的灯,自己也好不了多少”的网络言论,魏建军坦然地表示:“只要能避免中国制造不被抹黑和遭受重大损失,能让行业健康发展,我觉得挨两句骂也值了。”

内卷催生暴雷风险

当汽车行业深陷“价格战”狂欢时,魏建军始终保持清醒:“我们内部有一个原则,哪怕跌出(产销规模)前十,我们也要坚持走正确的路。消费者愿意买便宜车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大家都亏钱的行业,可持续吗?”

魏建军指出,任何商业都需要有利润,只有赚钱造血持续投入才能得到发展,但纯电领域“卖一辆亏一辆”,这种怪象背后是资本裹挟下商业逻辑的扭曲——资本套现离场后,产业只剩“赔本赚吆喝”的空壳。

当前,持续的内卷已让汽车行业的发展陷入恶性循环,愈演愈烈的价格战就是最明显的例子。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统计,2024年全国乘用车市场中,新能源新车降价车型降价幅度达9.2%;燃油车新车降价车型降价幅度达6.8%;总体乘用车市场新车降价车型的降价幅度达8.3%。

在价格战的影响之下,整个汽车行业上下游的盈利能力持续承压。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汽车行业利润率仅为4.3%,较2023年下跌0.7个百分点,远低于全国工业企业平均6%的水平。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2024中国汽车流通行业年度报告》,2024年1—11月,新车市场价格战已致使新车市场整体零售累计损失1776亿元。

“有些产品从二十二三万(元),这几年一下降到十二三万(元),什么样的工业产品能降十万(元)还得到质量保证?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魏建军指出,部分主机厂在价格战的压力下已经偷工减料,威胁汽车的安全、寿命以及可靠性。因此,他建议新能源补贴应服务于行业健康发展,该退出时就退出,国家政策应以推动产业健康发展为核心。

如其所言,当前新能源汽车虽然发展势头凶猛,但迟迟难以摆脱盈利难题,无法形成正向循环。梳理国内多家新能源汽车企业的财报可以发现,年亏损数十亿元已是常态,尽管一些企业已经成立了十年之久。新能源汽车“卖一辆,亏一辆”的现状,显然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而为了持续发展下去,一些新能源车企只能继续举债,其资产负债率越来越高,产业风险也随之高企。

反观全球汽车行业,成熟的国际车企巨头无一不是将盈利当作企业发展的首要目标。财报数字显示,丰田汽车2024年财年实现全球营业额48.04万亿日元(约2.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5%;净利润为4.765万亿日元(约2376亿元人民币)。有行业对比数字显示,仅丰田一家车企的利润总额,就超过了中国前十名车企的利润总和。

在国内汽车行业,长城汽车是少有的能够稳定盈利的汽车企业。长城汽车2024年财报显示,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021.95亿元,同比增长16.73%;归母净利润126.92亿元,同比增长80.73%;扣非归母净利润97.35亿元,同比增长101.4%。能够稳健盈利,是长城汽车坚守的长期主义发展理念使然,也是魏建军呼吁全行业追求良性发展的底气所在。

从中国走向全球,是所有中国车企都绕不过去的一道关,而这要求中国车企具备全球化的视野,用全球化的运营理念和全球化的技术路线做支撑。魏建军指出,电动车在海外市场并非万能,无法完全替代其他能源形式,应找到最适合的应用场景。他认为,汽车强国需为全球市场提供多元出行解决方案,以全动力技术满足全球市场需求,真正通过科技解决用户问题。

不守规则的人不配“上桌”

比价格内卷更危险的,是商业规则的系统性被破坏。魏建军指出,在市场竞争中,许多企业不遵守商业规则,无底线压榨供应商。“比如无限度逼使供应商降价,以及拖欠供应商货款回款将近一年的时间,使供应商的生存环境非常差。”

有行业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上市车企应付账款平均周转天数达156天,部分企业超过200天。相较之下,德系和日系车企的应付账款周期普遍控制在60天以内。

去年,国内某自主品牌车企要求其供应商2025年产品降价10%的邮件曝光,伴随而来的是供应商对企业降价要求的“抗议”。类似的案例,在近几年已经接连发生,汽车行业已经无法忽视隐藏在汽车产业链中的现象:整车企业采用多种复杂的设计克扣供应商货款、延长供应商账期,把供应商当作“无息资金池”——在如此紧绷的产业链资金状况下,若其中一环出现了问题,将引发难以承受的系统性灾难。

此外,为了实现漂亮的销量数据,以在宣传中占据有利地位,有的企业开始玩起了“数字游戏”。魏建军指出,汽车行业还出现了销售“0公里二手车”的怪象。“‘0公里二手车’本身就是一种乱象,你可以到懂车帝、瓜子、闲鱼去看,三四千家在卖‘0公里二手车’。”魏建军表示。

资料显示,“0公里二手车”指某辆车虽然被注册过,但并没有被使用过或者只在展示厅里展示过,因此称“0公里”。这些车辆通常会在未被使用前出售给汽车经销商或者其他汽车销售商,然后重新销售给消费者。这类车辆可能存在里程篡改、车况隐瞒等隐患,给消费者带来多方面危害。

“财务造假者、产品造假者、不诚信的、它就应该倒下,它就不应该在这个‘牌桌’上,就不允许上这个‘牌桌’。”魏建军强调,商业规则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没有底线的竞争绝不可取。

从“孤独前行”到行业共鸣

在中国汽车行业高歌猛进的背景下,魏建军的批判之声显得有些刺耳。多数车企更倾向于报喜不报忧,而魏建军则选择勇敢揭露问题,这一“不合群”的姿态让他被外界称为“独行侠”。

但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前瞻性的判断在一开始都并不被理解。当前行业的风向已悄然发生转变,随着时间推移,魏建军的观点正持续被验证。

当前,整治内卷已是国家政策层面重点发力的方向。此前,高层会议强调“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5月20日,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超表示,整治内卷式竞争是大家都非常关注的一件事,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时期,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不断涌现。当前传统产业正在加快转型升级,这个过程中部分行业出现结构性问题,突破了市场竞争边界和底线,扭曲了市场机制,扰乱了公平竞争秩序,必须加以整治。

许多旨在打破内卷的具体政策得以出台。例如,供应链治理迎来关键政策突破。今年3月,《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修订版本发布,修订内容主要包括:1.强化支付责任:明确大型企业需在交付后60日内付款,禁止以第三方付款为前提的条款;2.完善监管机制:新增“监督管理”专章,细化投诉处理流程和失信惩戒措施;3.优化中小企业权益保障:允许部分争议交易中无争议部分优先支付,并加强融资支持。修订后的《条例》将于2025年6月1日正式实施。

在国家的号召之下,行业协会也积极行动起来。5月21日,在“2025中汽协会夏季媒体沟通会”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总结了协会对反“恶性内卷”工作的经验与收获。多位中汽协相关领导也都在沟通会上强调,在汽车行业转型的大背景下,自律已经成为行业的关键词之一。据透露,中汽协正在和相关部门联合进行有关汽车行业竞争的调研。接下来,协会将按照主管部门的指导,积极配合监管部门,持续开展行业自律和规范方面的工作,让行业竞争秩序回归到良性轨道。

作为长城汽车的掌舵人,魏建军不仅关注企业自身的发展,更承担起了行业责任和社会责任。他的批判性声音不仅是对长城汽车的鞭策,更是对中国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守护。在政策支持与行业共识下,中国汽车产业终将逐步摆脱内卷与无序竞争,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在这场推动汽车行业回归理性、让“中国制造”赢得全球声誉的大变局中,魏建军的坚持,与其说是“忠言逆耳”,不如说是企业家的“本分”。